bat·365(中文)在线平台官方网站-登录入口

学校主页   |   联系我们   |   English

快速通道

您现在的位置: bat365中文官网登录入口» 学院动态» 学院荣获学校2023-2024学年“学生工作先进集体”

学院荣获学校2023-2024学年“学生工作先进集体”

作者:王钰晨 张宇        发布日期:2024-10-18     浏览次数:

     

10月18日,学校召开2023-2024学年学生工作表彰暨交流大会,对2023-2024学年学校学生工作先进集体、学生工作创新奖单位和思想政治教育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学院荣获学校2023-2024学年“学生工作先进集体”。党委副书记王力、动物科学2102班班主任夏博、水产养殖学2202班班主任于佳佳、专职辅导员李翔宇分别荣获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个人荣誉称号。

微信图片_20241018202656.jpg

学院荣获学校2023-2024学年“学生工作先进集体”

会上,王力代表学院作题为《九秩教稼 兴农强国--学风建设永远在路上》的交流发言,从工作思路、工作举措、工作成效等方面分享了学院2023-2024学年的学生工作。

工作思路

一是筑牢专业思想教育,以“微品牌”树学风,着力提升学风建设“引领力”。二是聚焦示范引领带动,以“微榜样”带学风,着力提升学风建设“聚合力”,激发学生学习内在动力。三是推进学业导师制度,以“微课堂”育学风,着力提升学风建设“组织力”,实现对学生全过程、全方位指导。四是发挥朋辈辐射作用,以“微活动”兴学风,着力提升学风建设“号召力”,促进形成朋辈之间“传、帮、带”的良好氛围。五是深化双创教育培养,以“微平台”促学风着力提升学风建设“战斗力”,鼓励学生在各类创新创业实践中历练成长。六是强化教育监督管理,以“微习惯”抓学风着力提升学风建设“服务力”,助力习惯养成。

工作举措

(一)筑牢专业思想教育,以“微品牌”树学风

学院开展了多层次、多角度、多形式的专业思想教育工作。一是专家教授、学院领导“讲专业”,陕西省奶山羊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曹斌云教授等带着畜牧科技产品深入军训场地与新生面对面交流;二是业内精英、优秀校友“谈行业”,晓鸣农牧董事长魏晓鸣、海大集团畜禽动保中心总监高平等校友受邀回到母校现身说法,解开新生职业生涯规划的迷惑;三是实地考察、走进一线“看产业”,组织本科新生深入德国萨诺、陕西正能等参观考察;四是家校联通、增强共识“促学业”,每年举办线上或线下新生家长会,让更多的家长认可专业,共同促进学生学业。

(二)聚焦示范引领带动,以“微榜样”带学风

扎实开展优良学风示范班、学风建设成效班、学生优秀共产党员等评比。编印《榜样》《领航》《先锋》系列丛书,利用学院官网、微信等平台,开设“动科青年”“保研风采展”“学霸宿舍”等栏目,开展“榜样分享会”“毕业生党员先进事迹报告会”等活动,举办“携手•未来”优秀青年校友论坛,宣扬典型事迹、分享学习经验、强化示范引领,初步形成了个人与个人比、宿舍与宿舍比、班级与班级比、年级与年级比的良性竞争。

(三)推进学业导师制度,以“微课堂”育学风

学院从2013年起实施学业导师制,连续10年每年为每名学生配备学业导师,从规划学业生涯、培养科研兴趣、申报科创项目、指导毕业论文、引导升学深造等方面,实现对学生四年的全过程、全方位指导。同时,学院将学业导师工作量纳入年终绩效奖励津贴核算,鼓励教师切实挑起“育人担”。

(四)发挥朋辈辐射作用,以“微活动”兴学风

学院在开展“学业预警”“特殊困难群体排查”“考研送温暖”等帮扶活动的同时,更注重发挥朋辈教育的辐射作用,通过“朋辈助学团”“保研考研经验交流会”等多种途径开展学业辅导和经验交流。学院第九届朋辈助学团共聘任17名高年级同学,分五个小组切实帮助学生解决学习过程中的一些的具体问题,形成了朋辈之间“传、帮、带”的良好氛围。

(五)深化双创教育培养,以“微平台”促学风

一是加强创新创业扶持力度。学院每学年自筹20万元经费设立科创项目,积极支持大学生进行科研训练。与广东海大、萨诺公司等多家企业设立专项奖学金,奖励在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的学生。开展校企联合办学、共创科研实践基地、打造众创空间、免费开放科研平台等,创新“双创”人才培养模式。二是重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每年定期举办创新创业论坛、生物化学知识技能大赛、创新创业项目答辩会、“互联网+”大赛经验交流会等活动,激发创新创业灵感。同时,大力宣传创新创业政策及学生优秀典型,通过院网、微信平台、一对一联系等方式,动员有潜力的师生踊跃申报,营造浓郁创新创业氛围。

(六)强化教育监督管理,以“微习惯”抓学风

扎实开展学风建设主题月、学习纪律强化月系列活动,严格落实学工干部、班主任听课制度,制定课堂礼仪规范,纠正迟到早退、睡    觉、玩手机等不良行为。要求学生党员带头遵守学习纪律、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发挥党员的模范作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狠抓晚自习质量,督促学生利用好自习时间,扎实掌握所学知识,引导学生从大一入学起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发挥家长的督促、约束作用,形成家校协同育人合力。

工作成效

一是专业思想更加稳固,转专业率持续下降。近年来,转专业率实现6连降。从2017级的22.08%下降至2023级的1.32%。 2023级生入学时,专业第一志愿率仅为为14.3%,经过一个学年的专业思想教育,学生对专业的认可度达到97%,学生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逐年提升。

二是优良学风逐渐形成,升学率稳步上升。本科生升学率实现6连增。学院升学率连续六年超65%,连续九年超60%,2022年本科升学率71.23%,2023年本科升学率72.68%,2024年本科升学率76.23%。近五年,学院涌现出了29个“学霸宿舍”、17个“学霸班级”,好学蔚然成风。

三是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生素质全面发展。近年来,本科生共计发表论文31篇(其中sci论文18篇),研究生层面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236篇,发表论文整体数量不断增长。近5年,学生参加各类创新创业竞赛获省级以上奖项100余项,2023-2024学年,学生荣获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国赛银奖1项、铜奖1项;省级金奖5项、银奖3项、铜奖3项;“挑战杯”省赛金奖1项、银奖1项,拟参赛国奖1项;“正大杯”大学生就业创业实战大赛国家级金奖;全国大学生生命科学创新创业大赛特等奖;“强国杯”第五届牛精英挑战赛决赛亚军、团队一等奖。

截止目前,2023届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90.07%,居全校首位。其中84.86%的毕业生继续留在畜牧和水产行业,将自己知农爱农的初心落实到职业发展中。近5年有69名毕业生通过选调生、西部计划等选择基层就业。学院毕业生赵家豪获评“2023年全国青马工程培训班优秀学员”、学院硕士研究生毕谊荣登《人民日报》100名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代表名录、校友时晓妍荣获“烟台市乡村振兴青年先锋”。学院连续18年荣获学校五四红旗团委、连续7年荣获阳光体育运动先进单位荣获全国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3个、获评陕西好青年集体奖章。学院将继续以构建学风建设长效机制为基础引导广大学生,成为拥有强国志、爱国情、报国行的新时代学农爱农人才。

bat·365(中文)在线平台官方网站-登录入口